新闻 评论 机构 信用卡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金融服务 > 金融讲堂 > 银行理财 > 正文

美国次贷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

'></a></p><p>  </p><p>    次贷危机(subprime lending 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次贷危机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热点问题,也为应用写作所关注。 </p><p>  次贷危机演变示意图</p><p>  </p><p>  <a href=http://www.dljrw.com/uploadfile/2011/0802/20110802040625885.jpg target='></a></p><p>  </p><p>  </p><p>    次按即“次级按揭贷款”(subprime mortgage loan) </p><p>    次级抵押贷款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与传统意义上的标准抵押贷款的区别在于,次级抵押贷款对贷款者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要求不高,贷款利率相应地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很多。那些因信用记录不好或偿还能力较弱而被银行拒绝提供优质抵押贷款的人,会申请次级抵押贷款购买住房。 </p><p>    在房价不断走高时,次级抵押贷款生意兴隆。即使贷款人现金流并不足以偿还贷款,他们也可以通过房产增值获得再贷款来填补缺口。但当房价持平或下跌时,就会出现资金缺口而形成坏账。 </p><p>    次级按揭贷款是国外住房按揭的一种类型,贷给没多少收入或个人信用记录较低的人。之所以贷款给这些人,是因为贷款机构能收取比良好信用等级按揭更高的按揭利息。在房价高涨的时候,由于抵押品价值充足,贷款不会产生问题;但房价下跌时,抵押品价值不再充足,按揭人收入又不高,面临着贷款违约、房子被银行收回的处境,进而引起按揭提供方的坏帐增加,按揭提供方的倒闭案增加、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增加。</p><p>  </p><p>  <B>  3.次贷危机的原因</B></p><p>    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p><p>    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 </p><p>    在美国,贷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从房子到汽车,从信用卡到电话账单,贷款无处不在。当地人很少全款买房,通常都是长时间贷款。可是我们也知道,在这里失业和再就业是很常见的现象。这些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他们怎么买房呢?因为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他们就被定义为次级信用贷款者,简称次级贷款者。</p><p>    由于之前的房价很高,银行认为尽管贷款给了次级信用贷款者,如果贷款者无法偿还贷款,则可以利用抵押的房屋来还,拍卖或者出售后收回银行贷款。但是由于房价突然走低,贷款者无力偿还时,银行把房屋出售,但却发现得到的资金不能弥补当时的贷款+利息,甚至都无法弥补贷款额本身,这样银行就会在这个贷款上出现亏损。(其实银行知道你还不了。房价降温,另一方面升息都是他们一手掌控的)</p><p>    一个两个贷款者出现这样的问题还好,但由于分期付款的利息上升,加上这些贷款者本身就是次级信用贷款者,这样就导致了大量的无法还贷的贷款者。正如上面所说,银行收回房屋,却卖不到高价,大面积亏损,引发了次债危机。</p><p>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p><p>    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加上前几年美国利率水平较低,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p><p>    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 </p><p>  </p><p>  </p><p>  <B> 4.次贷危机的爆发</B></p><p>    2007年2月13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e)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 </p><p>    汇丰控股为在美次级房贷业务增加18亿美元坏账准备。 </p><p>    面对来自华尔街174亿美元逼债,作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在4月2日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裁减54%的员工。 </p><p>    8月2日,德国工业银行宣布盈利预警,后来更估计出现了82亿欧元的亏损,因为旗下的一个规模为127亿欧元为“莱茵兰基金”(Rhineland Funding)以及银行本身少量的参与了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业务而遭到巨大损失。德国央行召集全国银行同业商讨拯救德国工业银行的篮子计划。 </p><p>    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机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8月6日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继新世纪金融公司之后美国又一家申请破产的大型抵押贷款机构。 </p><p>    8月8日,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宣布旗下两支基金倒闭,原因同样是由于次贷风暴。 </p><p>    8月9日,法国第一大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冻结旗下三支基金,同样是因为投资了美国次贷债券而蒙受巨大损失。此举导致欧洲股市重挫。 </p><p>    8月13日,日本第二大银行瑞穗银行的母公司瑞穗集团宣布与美国次贷相关损失为6亿日元。日、韩银行已因美国次级房贷风暴产生损失。据瑞银证券日本公司的估计,日本九大银行持有美国次级房贷担保证券已超过一万亿日元。此外,包括Woori在内的五家韩国银行总计投资5.65亿美元的担保债权凭证(CDO)。投资者担心美国次贷问题会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强大冲击。不过日本分析师深信日本各银行投资的担保债权凭证绝大多数为最高信用评等,次贷危机影响有限。 </p><p>    其后花旗集团也宣布,7月份有次贷引起的损失达7亿美元,不过对于一个年盈利200亿美元的金融集团,这个也只是小数目。 </p><p>  <B> 5.次贷危机的发展</B></p><p>    2007年</p><p>    2007年2月13日</p><p>    美国抵押贷款风险开始浮出水面</p><p>    汇丰控股为在美次级房贷业务增18亿美元坏账拨备</p><p>    美最大次级房贷公司Countrywide Financial Corp减少放贷</p><p>    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New Century Financial发布盈利预警</p><p>    2007年3月13日</p><p>    New Century Financial宣布濒临破产</p><p>    美股大跌,道指跌2%、标普跌2.04%、纳指跌2.15%</p><p>    2007年4月4日</p><p>    裁减半数员工后,New Century Financial申请破产保护</p><p>    2007年4月24日</p><p>    美国3月份成屋销量下降8.4%</p><p>    2007年6月22日</p><p>    美股高位回调,道指跌1.37%、标普跌1.29%、纳指跌1.07%</p><p>    2007年7月10日</p><p>    标普降低次级抵押贷款债券评级,全球金融市场大震荡</p><p>    2007年7月19日</p><p>    贝尔斯登旗下对冲基金濒临瓦解</p><p>    2007年8月1日</p><p>    麦格理银行声明旗下两只高收益基金投资者面临25%的损失</p><p>    2007年8月3日</p><p>    贝尔斯登称,美国信贷市场呈现20年来最差状态</p><p>    欧美股市全线暴跌</p><p>    2007年8月5日</p><p>    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总裁沃伦-斯佩克特辞职</p><p>    2007年8月6日</p><p>    房地产投资信讬公司American Home Mortgage申请破产保护</p><p>    2007年8月9日</p><p>    法国最大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卷入美国次级债务,全球大部分股指下跌</p><p>    金属原油期货和现货黄金价格大幅跳水</p><p>    2007年8月10日</p><p>    美次级债务危机蔓延,欧洲央行出手干预</p><p>    2007年8月11日</p><p>    世界各地央行48小时内注资超3262亿美元救市</p><p>    美联储一天三次向银行注资380亿美元以稳定股市</p><p>    2007年8月14日</p><p>    沃尔玛和家得宝等数十家公司公布因次级债务危机蒙受巨大损失</p><p>    美股很快应声大跌至数月来的低点</p><p>    2007年8月14日</p><p>    美国欧洲和日本三大央行再度注入超过720亿美元救市</p><p>    亚太央行再向银行系统注资</p><p>    各经济体或推迟加息</p><p>    2007年8月16日</p><p>    全美最大商业抵押贷款公司股价暴跌,面临破产</p><p>    美次级债务危机恶化,亚太股市遭遇911以来最严重下跌</p><p>    2007年8月17日</p><p>    美联储降低窗口贴现利率50个基点至5.75%</p><p>    2007年8月20日</p><p>    日本央行再向银行系统注资1万亿日元</p><p>    欧洲央行拟加大救市力度</p><p>    2007年8月21日</p><p>    日本央行再向银行系统注资8000亿日元</p><p>    澳联储向金融系统注入35.7亿澳元</p><p>    2007年8月22日</p><p>    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资37.5亿美元</p><p>    欧洲央行追加400亿欧元再融资操作</p><p>    2007年8月23日</p><p>    英央行向商业银行贷出3.14亿英镑应对危机</p><p>    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资70亿美元</p><p>    2007年8月28日</p><p>    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资95亿美元</p><p>    2007年8月29日</p><p>    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资52.5亿美元</p><p>    2007年8月30日</p><p>    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资100亿美元</p><p>    2007年8月31日</p><p>    伯南克表示美联储将努力避免信贷危机损害经济发展</p><p>    布什承诺政府将采取一揽子计划挽救次级房贷危机</p><p>    2007年9月1日</p><p>    英国银行遭遇现金饥渴</p><p>    2007年9月4日</p><p>    国际清算银行与标普对次级债务危机严重程度产生分歧</p><p>    2007年9月18日</p><p>    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4.75%</p><p>    2007年9月21日</p><p>    英国诺森罗克银行挤兑风波导致央行行长金恩和财政大臣达林站上了辩护席</p><p>    2007年9月25日</p><p>    IMF指出美国次贷风暴影响深远,但该机构同时认为各国政府不应过度监管</p><p>    2007年10月8日</p><p>    欧盟召开为期两天的财长会议,主要讨论美国经济减速和美元贬值问题</p><p>    2007年10月12日</p><p>    美国财政部本着解决次贷危机的宗旨,开始广开言路 改善监管结构</p><p>    2007年10月13日</p><p>    美国财政部帮助各大金融机构成立一支价值1000亿美元的基金(超级基金),用以购买陷入困境的抵押证券</p><p>    2007年10月23日</p><p>    美国破产协会公布9月申请破产的消费者人数同比增加了23%,接近6.9万人</p><p>    2007年10月24日</p><p>    受次贷危机影响,全球顶级券商美林公布07年第三季度亏损79亿美元,此前的一天日本最大的券商野村证券也宣布当季亏损6.2亿美元</p><p>    2007年10月30日</p><p>    欧洲资产规模最大的瑞士银行宣布,因次贷相关资产亏损,第三季度出现近5年首次季度亏损达到8.3亿瑞郎</p><p>    2007年11月9日</p><p>    历时近两个月后,美国银行、花旗银行和摩根士丹利三大行达成一致,同意拿出至少750亿美元帮助市场走出次贷危机</p><p>    2007年11月26日</p><p>    美国银行开始带领花旗、摩根大通为超级基金筹资800亿美元</p><p>    2007年11月28日</p><p>    美国楼市指标全面恶化</p><p>    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声称10月成屋销售连续第八个月下滑,年率为497万户,房屋库存增加1.9% 至445万户</p><p>    第三季标普/希勒全美房价指数季率下跌1.7%,为该指数21年历史上的最大单季跌幅</p><p>    2007年12月4日</p><p>    投资巨头巴菲特开始购入21亿美元得克萨斯公用事业公司TXU发行的垃圾债券</p><p>    2007年12月6日</p><p>    美国抵押银行家协会公布,第三季止赎率攀升0.78%</p><p>    2007年12月7日</p><p>    美国总统布什决定在未来五年冻结部分抵押贷款利率</p><p>    2007年12月12日</p><p>    美国、加拿大、欧洲、英国和瑞士五大央行宣布联手救市,包括短期标售、互换外汇等</p><p>    2007年12月14日</p><p>    为避免贱价甩卖,花旗集团将SIV并入帐内资产</p><p>    2007年12月17日</p><p>    欧洲央行保证以固定利率向欧元区金融机构提供资金</p><p>    2007年12月18日</p><p>    美联储提交针对次贷风暴的一揽子改革措施</p><p>    欧洲央行宣布额外向欧元区银行体系提供5000亿美元左右的两周贷款</p><p>    2007年12月19日</p><p>    美联储定期招标工具向市场注入28天期200亿美元资金</p><p>    2007年12月21日</p><p>    超级基金经理人BlackRock宣布不需要再成立超级基金</p><p>    2007年12月24日</p><p>    华尔街投行美林宣布了三个出售协议,以缓解资金困局</p><p>    2007年12月28日</p><p>    华尔街投行高盛预测花旗、摩根大通和美林可能再冲减340亿美元次贷有价证券</p><p>    2008年</p><p>    2008年1月4日</p><p>    美国银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消费者信贷违约现象加剧,逾期还款率升至2001年以来最高</p><p>    2008年1月16日</p><p>    评级公司穆迪预测SIV债券持有者损失了47%资产</p><p>    2008年1月17日</p><p>    次贷亏损严重,标普评级公司开始对债券保险商实施新的评估方法</p><p>    布什政府有意放松对房地美和房利美的监管</p><p>    美国去年12月新屋开工数量下降14.2%,年率为100.6万户,为16年最低</p><p>    2008年1月21日</p><p>    英国财政部要求有意收购诺森罗克银行的私营企业在2月4日前提交详细提案</p><p>    2008年1月22日</p><p>    美联储紧急降息75个基点</p><p>    2008年1月24日</p><p>    美国纽约保险监管层力图为债券保险商提供150亿美元的资金援助</p><p>    2008年1月30日</p><p>    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p><p>    2008年2月1日</p><p>    美国1月非农就业人数减少1.8万,为超过4年来首次减少</p><p>    2008年2月9日</p><p>    七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声明指出,次贷危机影响加大</p><p>    2008年2月12日</p><p>    美国六大抵押贷款银行为防范止赎的发生,宣布“救生索”计划</p><p>    巴菲特愿意为800亿美元美国市政债券提供再保险</p><p>    2008年2月14日</p><p>    美国第四大债券保险商FGIC宣布愿意分拆业务</p><p>    2008年2月18日</p><p>    英国决定将诺森罗克银行收归国有</p><p>    2008年2月19日</p><p>    美联储推出一项预防高风险抵押贷款新规定的提案,也是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所采取的最全面的补救措施</p><p>    2008年2月20日</p><p>    德国宣布州立银行陷入次贷危机</p><p>    2008年2月21日</p><p>    英国议会批准国有化诺森罗克银行</p><p>    2008年2月28日</p><p>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声称即使通胀加速也要降息</p><p>    2008年3月5日</p><p>    美国2月ADP就业人数减2万多,美元兑欧元刷新历史新低</p><p>    2008年3月7日</p><p>    美联储宣布两项新的增加流动性措施,一是定期招标工具,二是决定开始一系列定期回购交易</p><p>    2008年3月11日</p><p>    美联储再次联合其它四大央行宣布继续为市场注入流动性,缓解全球货币市场压力</p><p>    2008年3月13日</p><p>    美国财长保尔森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等监管官员将提议对银行资本实行更严格的监管</p><p>    美国官方首次预测经济衰退</p><p>    2008年3月14日</p><p>    美国投行贝尔斯登向摩根大通和纽约联储寻求紧急融资,市场对美国银行业健康程度的担忧加深</p><p>    2008年3月17日</p><p>    美联储意外宣布调低窗口贴现率25个基点,到3.25%</p><p>    摩根大通同意以2.4亿美元左右收购贝尔斯登</p><p>    2008年3月19日</p><p>    美联储宣布降息75个基点,并暗示将继续降息</p><p>    2008年3月20日</p><p>    英国央行会见五大投行高级管理人员,首次表态将为国内银行提供更多资金援助</p><p>    2008年3月24日</p><p>    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委员会允许美国联邦住房贷款银行系统增持超过1000亿美元房地美和房利美发行的MBS</p><p>    2008年3月27日</p><p>    欧洲货币市场流动性再度告急,英国央行和瑞士央行联袂注资</p><p>    美联储透过定期证券借贷工具向一级交易商提供了750亿美元公债</p><p>    英国首相布朗和法国总统萨科齐举行会晤,讨论如何提高金融市场透明度和敦促国际主要金融机构改革</p><p>    2008年3月31日</p><p>    美国财长保尔森将向国会提交一项改革议案,加强混业监管</p><p>    美国总统布什和英国首相布朗同意加强合作,应对金融市场动荡</p><p>    2008年4月8日</p><p>    IMF称全球次贷亏损一万亿美元</p><p>    2008年4月9日</p><p>    国际金融协会代表全球银行业巨头首次公开承认在此次信贷危机中负有责任</p><p>    2008年4月10日</p><p>    高盛再次宣布裁员,瑞银集团预测华尔街企业可能不得不裁减最多达35%的员工</p><p>    美国参议院通过价值超过41亿美元的一揽子房屋市场拯救计划</p><p>    高盛CEO称此次信贷危机可能已接近尾声</p><p>    2008年4月11日</p><p>    日本瑞穗金融集团预估瑞穗证券2007会计年度次级抵押贷款相关的交易损失达4000亿日元(折合39亿美元)</p><p>    2008年4月12-13日</p><p>    七国集团(G7)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召开为期两天的会议,表达了对当前金融市场震荡的担心之情,并要求加强金融监管</p><p>    2008年4月14日</p><p>    德意志银行计划向私人股本公司最多出售200亿美元的杠杆相关债务</p><p>    2008年4月15日</p><p>    英国3月RICS房价指数跌至30年最低-78.5,低于-67.5的预期值</p><p>    摩根大通分析师指出,此次全球信贷危机,很可能会在未来10年时间里继续影响市场</p><p>    新加坡投资局有意参与瑞银150亿瑞郎的融资计划</p><p>    花旗集团副总裁William Rhodes声称,美国经济正接近风暴中心,可能正处于衰退中</p><p>    OECD预测全球次贷损失3500-4200亿美元</p><p>    RealtyTrac Inc.报告美国3月房屋止赎率上升57%</p><p>    英国银行业敦促政府干预市场,防止较小金融机构倒闭,确保新贷款来源</p><p>    2008年4月16日</p><p>    布朗出访美国,为信贷危机等问题寻求国际解决</p><p>    美国3月新屋开工数量急剧下降11.9%,降至17年最低水平</p><p>    美联储褐皮书指出各个地区的贷款标准,贷款需求下降</p><p>    摩根大通季度报告好于预期,宣称次级贷将结束,并计划筹集60亿美元资本金</p><p>    2008年4月17日</p><p>    美林公司第一季净亏损达19.6亿美元,亏损大于预期,且为连续第三季亏损。该公司第一季度资产减记总额超过了65亿美元,并将再裁员3000人,预期未来数月的形势将“更加艰难”</p><p>    2008年4月18日</p><p>    花旗集团宣布,在冲减逾130亿美元损失后,一季度净亏损51.1亿美元,合每股损失1.02美元</p><p>    东京三菱日联金融集团预计,截至3月31日的一财年内,该集团在次级贷上的相关损失为950亿日元(折合9.21亿美元)</p><p>    上周LIBOR跳升了20个基点,表明美联储本月将推出除降息25个基点以外更多的举措</p><p>    2008年4月20日</p><p>    美林首席执行官塞恩声称不赞成信贷危机最困难时期已经结束的观点</p><p>    2008年4月21日</p><p>    银行大型贷款商的资产负债表受到信贷紧缩的严重影响,为了应对这种不断增大的压力,苏格兰皇家银行将计划筹资120亿英镑(约合240亿美元)</p><p>    英国央行宣布,将动用500亿英镑的政府债券,调换商业银行持有的抵押资产,以帮助银行业复苏</p><p>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面对信贷紧缩带来的困境,美国银行正计划出售所持中国建设银行的股份来筹集资金,以强化其资产负债表</p><p>    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表示,银行仍不愿借贷,因此市场调整尚未结束</p><p>    2008年4月22日</p><p>    美联储理事克罗兹纳指出,借贷修改案可能将解决抵押市场的部分问题</p><p>    日本前内阁府高级官员渡边博史指出,亚洲各国政府应在2010年之前设立1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以防止重蹈类似10年前地区金融危机的覆辙</p><p>    耶鲁大学著名经济学家Robert Shiller警告,此次美国房价可能将比

  美国3月成屋销售月率下降2.0%,为493万户

  瑞士央行向市场投放60亿美元

  欧洲央行向银行出借150亿美元为期28天的美元资金

  2008年4月23日

  经济展望集团总经理伯纳德•鲍默指出美国经济问题严重,不大可能获得V型复苏

  英国3月房屋贷款许可数量从2月的43,147件减少至35,417件,创纪录低点。英国房市前景不容乐观

  德国Duesseldorfer银行将由德国银行协会接管

  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批准全国的地方政府收购已行使止赎权的住房

  2008年4月24日

  3个月欧元Libor周四再次上升,创4个月新高,显示货币市场持续紧缩

  瑞信第一季资产减值53亿瑞郎,财务状况因此转盈为亏,净亏损达到21.5亿瑞郎

  加拿大央行通过特别购买与附卖回协议向市场注资4.95亿加元

  纽约联储宣布,根据扩大范围后的定期证券借贷工具进行的国债拍卖需求疲软,总共接到594.6亿美元的申购,低于招标金额750亿美元

  美国财政部表示,将在下周一开始执行特殊退税政策,时间比财政部先前预期提早了5天

  美国商业银行本周增加了在美联储贴现窗口的借款规模,而投资银行减少了对该融资工具的使用,信贷紧缩的重点已经从券商转移至存款机构

  英国诺森罗克继宣布国有化后有可能决定裁员2000人

  2008年4月25日

  市场关于美联储降息周期将结束的预期增加,美元指数反弹至1个月来新高

  美国3月份新屋销售进一步下滑,创199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美国4月份消费者信心创1982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

  2008年4月28日

  著名投资人巴菲特声称,美国经济正在衰退中,并且程度将比大多数人所预期的更加严重。

  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报告显示,2008年第一季度美国房屋空置年率刷新2.9%的历史高点。

  2008年4月29日

  英国3月购房抵押贷款许可数量跌至该数据开始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

  德意志银行宣布五年来首次出现净亏损

  2008年4月30日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并在会后声明中去掉了“经济增长仍然面临风险”的措词

  美国一季度GDP增长0.6%,但瑞士信贷认为主要依靠库存增加取得,对今后发展不利

  英国HBOS增发40亿英镑股权,用以提高资本金规模,抵御不断恶化的市场环境

  2008年5月1日

  英国央行在金融稳定报告中指出,次贷亏损可能只有一千七百亿美元;各大银行同意在特别流动性计划中保留最低资产额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认为市场即将度过信贷紧缩局面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认为美国的学生贷款市场问题已不仅限于流动性问题

  美国众议院批准总值三千亿美元的房屋市场援助计划

  美国财长保尔森认为信贷危机已经过半

  2008年5月2日

  美国4月非农就业人数仅仅减少2万,失业率降至5.0%,结果好于预期

  IMF主席卡恩担心美国4月就业报告的好局面昙花一现,认为今年经济不会复苏

  美联储将TAF规模从500亿美元扩大到750亿美元,同时扩大与欧洲央行和瑞士央行货币互换的额度

  白宫表示,美国经济迄今为止并未出现衰退信号

  英国Halifax 4月房价连续三个月下滑,月率跌1.3%,年率跌3.7%

  2008年5月4日

  美国FHFB指出,仅靠降息和减税不能解决次贷问题,美国政府必须积极行动起来

  2008年5月5日

  IMF前任主席拉托指出,信贷危机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美元近期的反弹是正常的

  美国 4月ISM非制造业指数为52.0,预期中值49.1,也处于去年12月来最高水平

  美联储通过隔夜回购操作向市场注入110亿美元临时储备金

  伯克希尔哈撒维投资公司总裁巴菲特认为,美联储未来没有必要进一步降息

  美联储调查显示,由于担心日益黯淡的经济前景,美国银行业继续收紧企业和消费者放贷的标准和条件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指出,现在判定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崩溃引发的信贷危机已经结束,还为时过早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预计美国房市将进一步恶化并危害整体经济

  2008年5月6日

  美国财政部向贷款机构施压,欲加快解决抵押贷款问题

  华尔街三大巨头——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和雷曼兄弟均计划在近期精简员工人数

  美联储提供了总额750亿美元的28天TAF

  房利美宣布今年第一季度损失21.9亿美元,每股亏损2.57美元,预计明年损失将继续恶化

  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呼吁实施第二轮经济刺激方案

  欧洲资产最大银行瑞士银行证实,受巨额资产冲减拖累,第一季度出现115.4亿瑞郎(109.9亿美元)亏损。该行同时宣布,在明年年中之前裁员5500人

  2008年5月7日

  美国前财长斯诺指出,美国正接近降息周期末端,但经济还将继续放缓

  美国财长保尔森表示,美国金融市场正自信贷紧缩中逐渐恢复,信贷危机最糟糕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但市场问题完全解决还需数月

  美联储霍恩暗示利率已接近需调整的目标水平

  美联储官员克罗兹纳表示,美联储非常重视房屋市场

  美国3月NAR成屋签约销售指数下跌1.0%,为83.0,与预期持平

  美国众议院将针对民主党提出的房市拯救计划展开辩论,该计划支持政府最终买入至多150亿美元的止赎房屋,并向大约50万户面临止赎的业主提供帮助;但白宫威胁将否决该计划

  2008年5月8日

  美国财长保尔森预计美国经济今年晚些时候将加速,退税支票能立刻助其走出困境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表示,信贷危机最糟糕的阶段已经过去,但是房价的下跌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欧洲两大央行均宣布维持利率,以对抗通胀

  美国5月3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减少1.8万,至36.5万人。结果好于预期

  美国3月批发库存月率意外下降0.1%

  美国众议院通过一项法案,建立规模为30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保险基金,并向房屋所有者再提供数以十亿美元计的资助

  2008年9月15日

  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陷入严重财务危机并宣布申请破产保护,更加严重的金融危机来临。

  欧洲央行当天宣布向商业银行系统共注资300亿欧元,期限为一天,平均利率为4.39%,高于欧洲央行主导利率4.25%的水平。这是欧洲央行自去年夏季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危机以来首次采取这种干预方式。

  2008年9月20日

  布什政府正式向美国国会提交拯救金融系统的法案,财政部将获得授权购买最高达7000亿美元的不良房屋抵押贷款资产。

  美国政府希望2年内将所有问题解决掉,希望在这个问题影响实体经济之前把它解决掉,避免出现像30年代那样的大萧条。

  2008年9月22日

  德国财政部长施泰因布吕克在与西方七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电话磋商后表示,西方七国集团其他成员国拒绝参与美国金融救援计划。

  我觉得中国也面临着金融危机的危险。一旦中国各银行提高还款利率的话,会有相当一部分按揭人士还不起贷款而造成银行的坏账。届时房地产行业不也又万科首先带头下调吗?所以大家还是提高警惕,房价必然会跌的,无论哪个城市,包括北京。

  2008年9月25日,全美最大的储蓄及贷款银行——总部位于西雅图的华盛顿互惠公司(Washington Mutual Inc.),已于当地时间星期四(25日)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查封、接管,成为美国有史以来倒闭的最大规模银行。

  2008年9月29日,美国众议院否决七千亿美元的救市方案,美股急剧下挫,道指暴泻777点,是历来最大的点数跌幅,单日跌幅高达7%,亦是1987年环球股灾以来最大的跌幅。市场信心薄弱,道指不断沉底,10000点的关口岌岌可危。

  30日,美国众议院否决了七千亿美元的救市计划,参议院则试图予以挽回,预定周三对该案进行表决。

  2008年10月2日,美国参议院74票对25票通过了布什政府提出的7000亿美元新版救市方案,美参议院投票表决的救市方案总额从原来的7000亿美元提高到了8500亿美元,增加了延长减税计划和将银行存款保险上限由目前的10万美元提高到25万美元的条款,目的是安抚紧张的美国公众及支持经济增长。预料可望对全球股市都有帮助,且将对众议院造成压力,一些众议员正考虑转向支持法案。

  10月8日各大央行同时行动,对金融市场的动荡作出明确的回应,接连宣布降息。

  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至1.5%,欧洲央行、英国央行、加拿大央行、瑞典央行和瑞士央行也纷纷降息50个基点。

  澳大利亚当地时间10月7日下午,澳大利亚联邦储备银行(RBA)将银行基准利率下调1%至6.00%

  以色列央行(Bank of Israel)也宣布,由于全球金融市场急剧下降,下调利率50个基点至3.75%,新利率将于10月12日生效。

  10月9日

  步美国的后尘,韩国、日本、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和印度尼西亚等有关当局,纷纷采取措施放松了货币政策,向银行注资。

 6.次贷危机的影响

  (1)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出现恶化迹象,引起美国股市剧烈动荡。投资者担心,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会扩散到整个金融市场,影响消费信贷和企业融资,进而损害美国经济增长。 但许多分析家认为,就目前来看,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可望被控制在局部范围,对美国整体经济构成重大威胁的可能性不大。

  首先,美国经济对住房市场的依赖程度不高。在2001年经济衰退发生后,美国住房市场在超低利率刺激下高度繁荣,为经济复苏及其后来持续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并不代表美国经济增长倚重住房市场。事实上,在美国经济正常运转时期,住房市场的就业创造能力相对较低。住房市场降温对约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三分之二的个人消费开支的影响也有限。数据表明,尽管美国住房市场去年以来大幅降温,但个人消费开支持续增长。

  美国投资机构贝尔斯登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戴维•马尔帕斯指出,与住房市场相比,就业对美国经济的重要性要大得多。对许多人来说,未来就业的价值大大超过他们现有住房资产价值。就业市场强健意味着失业可能性下降,就业机会增加,个人未来收入稳定且可能增加。住房资产是有限的,而就业收入可能是源源不断的。

  过去几个季度的实际情况也表明,尽管住房市场持续大幅降温,但美国经济并没有停滞不前。消费和投资增长抵消了住房市场降温的不利影响,并支持了经济的继续扩张。

  其次,美国经济基本面强健,不乏继续增长的动力。从就业形势看,今年头7个月,美国平均每月新增就业岗位13.6万个。建筑业和制造业就业有所减少,但服务业就业持续增加。失业率自去年9月以来一直保持在4.4%到4.6%。经济学家们指出,失业率即使到今年底升至5%左右,也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从经济状况看,7月份美国服务业连续第52个月增长。服务业在美国经济活动中所占的比重超过80%,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与此同时,美国制造业摆脱前一个时期的低迷状态,7月份实现连续第6个月增长。

  再从外部环境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久前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都从今年4月的4.9%上调到了5.2%。该组织估计,日本、欧元区以及很多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情况都将好于原来的估计。其他地区经济强劲增长为美国扩大出口提供了有利条件,这无疑是美国经济继续增长的有力支持因素。

  最后,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有望得到控制。相对于整个美国住房贷款市场而言,次级抵押贷款市场本身规模不大。另外,美国金融体系相对成熟,市场发达,拥有各类对冲风险工具和渠道,这为防止危机集中深度爆发提供了条件。

  还有,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及时向金融系统注入大笔资金,增加流动性,降低了局部问题恶化引发系统性危机的可能性。美联储在出手托市的同时还表示,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促进金融市场有序运转。货币当局的行动和决心应有利于平息投资者的恐慌心理,限制市场恐慌对经济影响的放大效应。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仍在“可控范围之内”。有经济学家认为,次级抵押贷款市场正在进行自我调整,挤压已持续了很久的金融泡沫,目前的调整尚在可接受范围以内。美联储最近指出,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增加了经济增长可能面临的风险,但仍表示相信经济在未来几个季度里可以继续温和增长。

  (2)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全球主要央行的银行家们一直在集中精力阻止美国次贷危机所导致的货币市场流动性短缺,相继注入大量现金。不仅如此,美联储还下调了贴现率。这些努力初见成效,货币市场有所回稳。不过,很多债券产品特别是资产支持证券却依然低迷。除了担心信贷市场再次出现混乱外,目前中央银行家最担心的莫过于信贷市场动荡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一般认为,次贷危机的发源地——美国会受到最大影响。乍一看,美国经济并没有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第二季度经济增长非常强劲;商业支出看起来很活跃;工资增长很稳定;拉低消费者支出的汽油价格正在下降。但仔细分析起来,前景就不那么光明了。最新一期的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撰文指出,二季度经济的强劲部分归功于公司库存调整等一次性因素,同期消费增长则急剧下降,有些地区消费者支出的低迷一直持续到了夏季。有数据显示,7月份汽车销售下降至9年来低位。更重要的是,美国经济最薄弱的环节——房地产市场比很多人认识到的更加糟糕。7月份新屋开工的步伐大降,二手房销售连续第五个月下降,房价持续下跌。根据标准普尔发布的S&P/Case-Shiller 房价指数,在截止于6月份的过去一年里,美国10个主要城市的平均房价下降了4.1%。

  正在破灭的房地产泡沫使美国经济在8月份信贷市场出现动荡之前就已经变得比较脆弱,信贷困境使房地产市场雪上加霜。因此,分析家们纷纷下调其对美国建筑业和房价的预期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了。摩根大通经济学家现在预计,到2008年年底,新屋开工的步伐还将进一步下降30%,平均房价将下降7.5%至15%。高盛的经济学家则认为,在未来几年里,房价还将下跌15%至30%。

  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将继续阻碍生产的增长。更大的问题的是,影响房价出现两位数下降的因素对在房地产泡沫鼎盛时期消费者大举借债的美国会产生什么影响。持乐观看法的人从消费者支出的反弹中得到些许安慰,但这可能是一个错误。房价呈两位数下降将使越来越多的抵押贷款借款人陷入财务困境。问题已经在其他消费者债务上显现出来,如信用卡违约率正在上升,贷款机构很可能面临更加棘手的局面。随着住房拥有者感到自己越来越穷,消费者支出必将受到抑制,特别是在股市持续下滑的情况下。

  根据瑞银经济学家所进行的数量经济模型分析,资金成本上涨1个百分点的信贷冲击如果与股价、房价均下跌10%同时出现,明年美国的经济增长将被向下拉动2.6个百分点,使美国经济陷入衰退。那么,为什么还有很多华尔街的分析家仍然坚持信贷市场困境所造成的损害很有限的观点呢?主要原因是他们预计美联储将会降息救市。金融期货价格显示,投资者预计,到今年年底,美联储将下调联邦基金利率75个基点至4.5%。不过,瑞银的分析显示降息不可能缓解所有的痛苦,明年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可能会放慢1个百分点以上。尽管瑞银的分析并非无懈可击,但是,如果美国房价面临两位数的跌幅,即使美联储放松货币政策,美国经济也是注定要陷入疲软的。

  而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员方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美国经济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不会因此而陷入衰退。数据显示,美国GDP主要由私人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消费和投资、净出口和私人库存等成分构成。2006年私人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消费和投资等分别占GDP的69.9%、16.7%、19.1%。2005年美国建筑业在GDP中的比重为 5.1%,房地产和相应的租赁行业在GDP中的比重为10.1%左右。因此,方明认为,就算房地产销售量的下降会影响到美国经济,其影响幅度只可能在 15.2%的范围内。“美国房地产销售下滑仅会导致美国经济在一定程度的放缓,第三季度GDP增长率可能回落至3%以下,全年增长率在2.5%至3%,但美国经济不会因为房地产的放缓和房地产金融市场的信用危机而陷入衰退。”他说。

  至于对世界其他地区经济的影响,《经济学家》认为可能也很严重。事实上,目前有很多人预计全球经济的强劲足以抵御美国的放缓,其理由是美国的经济增长已经疲软了一年多,但全球经济增长一直很强劲。《经济学家》称这种乐观可能低估了次级贷款危机向其他国家的传递。传递的路线之一是金融蔓延,从加拿大到中国,全球都出现了投资次级债务的损失。损失的广泛传播很容易被消化,但同时传播的紧张情绪和风险厌恶则不那么容易被消除。在过去发生的历次金融动荡中,新兴市场经济体都是最大的受害者。但这一次可能会有所不同,发达国家,特别是银行涉入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很深的欧洲国家,可能更为焦虑。很多新兴市场经济体得益于庞大的外汇储备和经常项目顺差,可以很好地经受住投资者大举撤离的考验。而在欧洲发达国家,投资次级债务的损失和投资者的紧张情绪可能会迫使银行勒紧腰带,削弱国内支出的增长。8月份德国反映商业信心的Ifo指数连续第三个月下降,消费者信心也有所下降。在8月份信贷市场动荡之前,欧洲央行曾发出将在9月6日例会上加息的信号。但从目前形势来分析,该央行很可能将等待一段时间。

  即使控制了直接的金融蔓延,美国的次贷危机也可能产生心理蔓延,特别是房价的重估。尽管在美国不计后果向高风险借款人放贷的规模比世界其他地方更大,房价的膨胀一直比美国更为严重,英国、西班牙等国更容易受到房价泡沫破灭的打击。

  另外,《经济学家》还指出,全球经济抵御美国经济疲软的能力也不应被夸大。尽管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一直在下降,但其仍占GDP约6%,因消费的产品远多于其生产的产品,美国人仍是世界其他地区最大的需求来源之一,其需求的急剧下降必然将损害其他地区的经济。

  (3)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第一,次贷危机主要影响我国出口。

  次贷危机引起美国经济及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而这其中最主要是对出口的影响。2007年,由于美国和欧洲的进口需求疲软,我国月度出口增长率已从2007年2月的51.6%下降至12月的21.7%。美国次贷危机造成我国出口增长下降,一方面将引起我国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放缓,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小于劳动力的供给,将使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增加。

  其次,我国将面临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趋缓的双重压力。

  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以及我国冰雪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我国的农产品、生产资料、生活消费品等价格持续上涨,目前已形成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2008年1—5月份累计,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8.1%,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16.7%。同时,人民币升值又将进一步影响中国出口增长。

  最后,次贷危机将加大我国的汇率风险和资本市场风险。

  为应对次贷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美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弱势美元的汇率政策。美元大幅贬值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汇率风险。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1.5万亿美元,美元贬值10%—20%的存量损失是非常巨大的。在发达国家经济放缓、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美元持续贬值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的情况下,国际资本加速流向我国寻找避风港,将加剧我国资本市场的风险。

 7.次贷风暴之鉴

  美国次级抵押信贷风波起于今春,延于初夏,在仲夏七八月间扩展为全球共振的金融风暴。虽经各国央行联手注资、美联储降低再贴现利率等干预措施,目前危势缓解,但其冲击波仍在继续蔓延。国内舆论8月以来已对此国际金融事件给予较高关注,24日以后,又有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报相继披露所持次贷债券数额新闻发生,更证明了中国在危机中难以完全涉身事外。

  当前,准确估计包括三大行在内的中国金融机构在次贷债券投资中的损失,恰如整体评估此次全球次贷风暴整体损失之原委,尚嫌为时过早。然而,以宏观视角细察此次全球性次贷风暴积聚、爆发、扩散之路径,已可总结出若干经验教训,对资产价格泡沫畸高、资本管制将去未去的中国正是镜鉴。现实表明,金融自由化在本质上应当是金融体制的进步,其中包括风险防范体制的不断完善。监管层、金融机构、房地产业等领域的“有力者”,均应加倍警惕资产泡沫,切勿以今日的快感换取明天的伤痛。

  国际观察家在分析此次金融风暴时普遍认为,美联储长期执行低利率政策、衍生品市场脱离实体经济太远、金融文化仍有欠提高,乃是此次金融动荡的三大原因。其中尤以第一条为甚。

  在美国历时最长的经济景气结束后,网络泡沫破灭、“911事件”等因素,迫使美联储连续降息。没有理由指责这一经济刺激政策的总体取向。但在具体操作上,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仍有值得反思之处。其最初两年降息力度过大,真实利率有时甚至为负;此后虽连续17次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由1%上调至5.25%,美元仍处于长期的贬值阶段。以通胀指标考察,美联储在经历了初期的成功后,在2003年下半年到2005年下半年,也曾出现月度CPI涨幅略高的情况, 2005年9月甚至达到4.7%。美联储在加息上过于谨慎,应变迟缓,对于全球流动性过剩难辞其咎,更形成此轮金融动荡的根源。由是看来,货币当局正确判断形势并果断采取措施,至为重要。

  衍生品市场链条过长,而基本面被忽略,也使风险不断放大。美国的次级抵押信贷本始于房屋的实际需求,但又被层层衍生成不同等级的资金提供者的投资品种。而次级按揭客户的偿付保障与客户的还款能力相脱节,更多地基于房价不断上涨的假设。在房屋市场火爆时,银行得到了高额利息收入,金融机构对房贷衍生品趋之若鹜。一旦房地产市场进入下行周期,则违约涌现,危机爆发。因链条过长,市场的自我约束和外部监管都变得相当困难;因中间环节多为“别人的钱”,局中人的风险意识相当淡薄。长链条固然广泛分散了风险,但危机爆发后的共振效应可能更为惨烈。

  次贷风暴还表明,纵使在美国这样金融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大众层面的金融文化仍有待提高。种种报道表明,在美国申请次级抵押的信贷者中,许多人甚至不知何为复利,亦不会计算未来按揭成本,但仍然兴致勃勃申请了自己本无力偿还的房贷,住进自己本无力购买的房屋。如此行事者大有人在,然而,大众性癫狂永远无法战胜市场涨跌无常的铁律,泡沫的突然破裂必然会给经济社会带来巨大的创痛,首当其冲者正是误入泡沫丛中的弱势群体。

  此轮次贷风暴还对现有美国金融体制提出了诸多挑战。可以想见,从长远计,危机必然成为市场革旧布新的重大契机。而美国监管当局应对危机的举措,也当在治标与治本的双重意义上给予更多关注和解读。7月18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美国国会作证时已对这些举措作了详尽阐述。其核心是保护市场正常运行,主要手段有二:一是法治,修订旧法,颁布新规;二是信息披露,打击金融机构向购房者、债券投资者欺诈兜售的行为。另一方面,布什在其8月31日讲话中宣布,联邦住房机构将为那些陷入困境的贷款者提供担保,使其以优惠利率获得融资;并表示,政府的工作是帮助购房者,而不是救援投机者,也不是救援那些明知没有能力仍然购房的人。市场指数涨跌并未成为“监管指南”,市场玩家意志无法左右货币当局,正体现了“政府远离华尔街”的基本原则。

  今年是亚洲金融危机十周年。《财经》曾于6月下旬出版前马来西亚央行高级官员及香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前主席沈联涛先生有关专著,用意即在从邻人血泪中吸取经验教训。相较亚洲金融危机,此次全球次贷风暴对中国既为再度警醒,又在时间和案例的层面更具贴近性。由人民币的巨大升值压力为本,中国面对的资产泡沫只会更为庞大,中国房地产市场和股市风险估值过低、风险防范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无论今天的“理论者”如何以“新兴市场”、“人口红利”等种种说法自我宽慰,清醒者没有理由不考虑未来的风险代价,未雨绸缪已再不可拖延。不独如此,随着6000亿元特别国债发行,中国外汇投资大规模出海蓄势待发。次贷风暴警示对于未来“走出去”的战略安排亦是意味深远。

  从这个意义上说,近在眼前的全球性次贷风暴对中国人可能是件幸事。认真体味此次风暴之教训,我们应尽可能避免危机的种子在中国生根发芽,引致未来无穷祸患。

 8.面对美国次贷危机中国应采取的措施

  当前,面对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趋缓的双重压力,我国应采取灵活从紧的货币政策,避免经济的“硬着陆”。同时,应借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验,采取较为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减免税、增加政府投资和支出、提高社会福利保障水平、加快医疗体制改革等措施刺激经济的增长,使经济仍然能够维持一个较高的增速,以缓解就业压力。

  A.灵活从紧的货币政策。在货币政策上仍然保持紧缩态势,但要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状况灵活调整,防止过度紧缩,可实行谨慎加息。当前的信贷控制在实质上已经提高了企业的资金成本,进一步提高利率对经济面的打击可能会很大。

  B.积极的财政政策。

  (1)扩大政府投资。根据以往的经验,出口的下降对国内的投资增速将造成一定的拖累,需要采用扩大政府投资的方式来对冲这部分的影响。投资的重点领域是受雪灾、地震影响较大的基础设施以及农业基础设施。

  (2) 增加政府支出与补贴。继续扩大社保和医保的覆盖面,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加大农业直补的方式鼓励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

  (3)减免税收。减税可以提高企业的利润,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从而有利于企业增加投资、扩大供给,有利于居民增加消费,扩大内需。包括取消利息税、进一步提高所得税的免征基数、进一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补贴等。

  C.抓住时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调整出口产业结构。我们应该抓住有利时机,逐步降低加工贸易和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逐步提高一般贸易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同时要继续坚持不懈促进节能减排。

标签:

美国

参考资料:

贡献者:

金融百科

“美国次贷危机”的其他词条:

地址:大连市沙河口区会展路33号环球金融中心6L
邮编:116011 电话:0411-83729593 传真:0411-83729593
备案号:辽ICP备12001767号-1
版权所有:@ 2010- DLJR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连金融网